耳鸣中医药方

来源: 苏州吴州中西结合医院 发布时间:2023-04-03

  耳鸣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,通常是由于外界噪声、过度疲劳、心理压力等因素导致的,也有些人会出现因钙质代谢失衡、贫血等内部原因导致的耳鸣。在中医上,将其归为“耳聋、耳鸣、耳痛三种症状,其中耳鸣的药方常常可以运用三个经:足太阴肺经、足少阴肾经、手太阴肺经进行调理。

  1.足太阴肺经

  足太阴肺经是一条气血流注于肺部的经,从腹部起始经过胸腔并分布在背部、肩胛、上肢、侧颈道等处,与人体之内外环境的信息交换密切相关。在中医上,经调理用药以配合穴位刺激进行,下面介绍一些药物和穴位的运用。

  1参灵丸:成分为枸杞子、白术、茯苓等,能够促进胃肠消化功能,散寒除湿等。可服用后以刺激气化作用。穴位在涌泉穴,即足底部与脚面约一半处。使用时先将双脚泡在温水中,然后轻轻推拿涌泉穴3-5分钟,每天两次,每次20片。

  2惊厥散:由马齿苋、蒲公英、地骨皮等药物构成,有利于清热解毒、清热祛湿。适用于脾胃虚弱、身体虚弱、食欲不振等。可于诸葛亮穴位或内关穴位内穴-阳白穴这两个穴位上进行推拿和刺激。

  2.足少阴肾经

  足少阴肾经呈半环形,起始于太溪穴后方与承山穴连接处,向前内旋,途经大小肠、胃、膈、肺至心,然后沿乳房走向下腹连于前阴。与中医上关于内分泌调节相互联系,如肾状摇摆,气血运行的能力也受到影响。下面介绍一些药物和穴位的运用。

  1肾气丸:成分以人参、枸杞子等为主,另加当归、刺五加等。该药任督二脉也是中药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,可调养脾、胃、肾三脏腑,以达到养育软块和充脑性的目的。穴位为太冲穴,即足脚的臀处。使用指法旋转八至十五分钟,每日3至4次,推拿后穴位微热则为合适。

  2明目养肝丹:该药物以五味子、白芍根等为主要成分,养风养肝,以辅助内分泌的调节,正面缓解压力。穴位为肾俞穴,即当小腹下面其次腰椎横突的下缘处,这个穴位可以调养脾、肾之间的协调关系。

  3.手太阴肺经

  手太阴肺经起始于手表,沿着手臂向肘关节走,然后连接到肩部,随后向上和向下贯穿了整个胸前,并分支到喉咙和气管。在中医上,手太阴肺经的作用与呼吸系统、皮肤病等部分有关。

  1参清口服液:这是一种中成药,以人参、黄芪、荆芥等为主要成分。通过对身体的保健、调养,增强元气,缓解压力。配合手太阴肺经的穴位,可以通气清肺。

  2木香穴:位于小腿内侧,距脚关节突3吋处。用食指和拇指同时按压该穴位,每天推拿15-20分钟,能够缓解头晕、耳鸣等症状。

  总之,中医药方调理耳鸣的目的在于激活三个经的原始功能,预防和治疗耳鸣的多种症状。应根据不同的体质、症状,在医生的指导下对药方进行选择,进行的调理治疗。


地址:苏州吴中经济开发区城南街道东吴南路83号
门诊时间:8:00-21:00